壓電陶瓷是一種具有壓電效應的多晶體,由于它的生產工藝與陶瓷的生產工藝相似因而得名。用于將機械參數轉換為電參數,或者反過來將電信號轉換為機械運動或振動。在傳感器中,它們可將力、壓力和加速度轉換為電信號,在聲波和超聲波傳感器與啟動器中,它們可將電壓力轉換為振動或形變。
我國對壓電陶瓷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末期,比國外晚10年左右,目前在壓電陶瓷的試制、工業生產等方面都已有相當雄厚力量,有不少材料已達到或接近水平。
壓電陶瓷工藝流程如下:
配料-混合磨細-預燒-二次磨細-造粒-成型-排塑-燒結成瓷-外形加工-被電極-高壓極化-老化測試。
壓電陶瓷極化以前,鐵電陶瓷材料是各向同性的,不會顯示出壓電效應,當所施加的信號很小時,會出現普通的電致伸縮效應,應變和施加電場的平方成正比。而壓電陶瓷片接電系數的變化與所加的機械壓電成比例,在高電場下,滯后效應是顯著的,而不可能從應變和場強關系所得的電致伸縮系數來導出機電特性,然而總的應變近似地與總的電位移的平方成比例。
這時壓電陶瓷施加小信號的電位移與因這個信號所產生的應變的變化之間的關系是線性的。如果剩下位移和信號位移是矢量疊加的,忽略不計介電常數和電致伸縮系數對位移大小的依賴性。